- 艷歌何嘗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8篇)
《艷歌》是漢代無名氏創(chuàng)作的樂府古辭,屬《雜曲歌辭》,一作《古艷詩》。"艷"為樂府大曲的組成部分,多置于正曲之前作引子或過門,亦可獨立成篇。以下是具體介紹。供參考!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1
艷歌何嘗行
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
十十五五,羅列成行。
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隨。
五里一返顧,六里一徘徊。
“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
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
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
躇躕顧群侶,淚下不自知!
“念與君別離,氣結不能言。
各各重自愛,道遠歸還難。”
“妾當守空房,閉門下重關。
若生當相見,亡者會黃泉!
今日樂相樂,延年萬歲期。
《艷歌何嘗行》譯文
雙雙白鵠由西北向東南方飛去,羅列成行,比翼齊飛。突然一只雌鵠因疲病不能再相隨。雄鵠不舍分離,頻頻回顧,徘徊不已,“我想銜你同行,無奈嘴小張不開;我想背你同去,無奈羽毛不夠豐滿,無力負重。相識的日子我們那么快樂,今日離別,真是無限憂傷,望著身邊雙雙對對的同伴,我們卻要憾恨相別,悲戚之淚不自禁地淌了下來!贝迄]答道:“想到要與你分離,心情抑郁得說不出話來,各自珍重吧,歸途茫茫,恐難再相聚了。我會獨守空巢,一生忠于你;钪覀兘K當相會,死后也必在黃泉下相逢。”
《艷歌何嘗行》注釋
妻卒被。捍迄]突然染病。妻,雌鵠,此為雄鵠口吻。卒,同“猝”,突然,倉促。
“五里”兩句:此兩句寫出了雄鵠依依不舍的樣子。
噤:閉口,嘴張不開。
摧頹:衰敗,毀廢,即受到損傷而不豐滿。
“樂哉”兩句:此處化用了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一句,表現(xiàn)雄鵠的極度悲哀。
躇躕:猶豫不決、戀戀不舍的樣子。顧:回頭看。
氣結:抑郁而說不出話的樣子。
關:此處指門閂。
《艷歌何嘗行》簡析
詩名一曰“飛鵠行”!豆沤駱蜂洝吩唬骸巴跎都间洝吩疲骸镀G歌何嘗行》,歌文帝《何嘗》、《古白鵠》二篇!薄逗螄L》和《古白鵠》未必為曹丕所作,但可證《艷歌何嘗行》是由這兩篇合成的!稑犯忸}》曰:“古辭云:‘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言雌病雄不能負之而去,‘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雖遇新相知,終傷生別離也。又有古辭云‘何嘗快獨無憂’,不復為后人所擬。‘鵠’一作‘鶴’。”
《艷歌何嘗行》賞析
詩分“正曲”和“趨”兩端,正曲全用比興,寫遠翔途中,雌鵠中途暴病,與雄鵠生生離別的場景,凄惻哀婉。
天高云淡,碧空寥廓,一群白鵠從西北方向飛來,或十只一行,或五只一排,列隊向東南飛去。不料,其中有一對白鵠,雌鵠忽然暴病,身疲力弱,無法追隨雄鵠繼續(xù)飛行了!捌拮浔徊,行不能相隨。五里一返顧,六里一徘徊!薄捌蕖,指雌鵠,“卒”,同猝。意外的打擊,使得雄鵠痛苦不堪,備受感情的`煎熬。它實在說不定丟下雌鵠而獨自隨群鵠而行,所以,它不時地反顧、徘徊,聲聲傳情,顧戀不舍!拔嵊暼耆ァ彼木,是雄鵠的內(nèi)心獨白:“我想用嘴銜著你一道飛去,但嘴閉著張不開來;我欲背負著你一道飛去,但毛羽毀損脫落,無法著力飛行!庇岵蝗蹋T不能,無可奈何、憂心如焚之狀,閉目可見。
“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躇躊顧群侶,淚落縱橫垂。”正當雄鵠徘徊踟躇、心焦痛苦之時,舉目所及,群鵠排列成陣,成雙作對,比翼齊飛,樂哉融融;而自己與雌鵠將生生離別,更想到相聚無期,不勝悲傷。于是凄愴神傷,不覺涕淚漣漣。“樂哉”二句,用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語意。詩中“新相知”指其它的同伴們,即“群侶”。它們是這對白鵠的新伴侶,但它們都成雙作對,所以在雄鵠眼中看來,它們是幸福、快樂的。“樂哉”與“憂來”對舉,比照鮮明,感情強烈。
“念與”以下為第二段。這里,由前面寫鳥而轉到寫人,不復再用比興,而直接讓人物出場,擬妻別夫口吻,通過妻子對遠行丈夫的叮嚀,直抒胸懷。丈夫離別在即,妻子含淚哽咽,對丈夫訴說衷曲道:“我一想到要與你生生離別,就不緊氣塞咽喉,哽咽不能言語。此次一別,天各一方,路途遙遠,歸家無期,希望我們彼此各自珍重。我在家中,將獨守空閨,閉門下閂,等你早日歸來。如果都等活著,我們定會相見,如果命運誠悲,那我們就將要到黃泉下相見了!”語痛情苦,不忍卒讀。僅此數(shù)語,便揭示了妻子激蕩于胸間的一腔慘痛無比的情懷。她清楚地知道,在當時的社會里,勝利可能即意味著死別,今日尚能執(zhí)手相勞,兩情依依。別后情形如何,誰能料知?揮手而別,徒留兩地相思。別后自己處境孤寂,生活清冷;丈夫行役于外,冷暖縈繞心頭,千愁萬緒,陡然襲來。濃愁千斛豈女子孱弱之身所能承受?此處,并無一字描寫女子形貌與神態(tài),但是,其憔悴不堪之狀,蹙眉淚面之容,如在眼前;其善良、多情、執(zhí)著、純潔之品性,亦昭然若見。
“今日樂相樂,延年萬歲期”二句是樂府套語。樂工在唱完這一哀婉動人的歌曲之后,便向聽眾歌道“今日我們都因自己的幸運而感到愉快,每個人都能萬壽無疆。”此為祝壽之詞,故與全篇文意不相關涉。
這首詩在藝術方面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首先,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描寫一對白鵠的生死離別,借鳥喻人,構思新奇,頗具浪漫主義色彩。古代詩歌中,“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的比興手法可謂是俯仰皆是。《詩經(jīng)》開其先河,《楚辭》助其波瀾,到漢樂府民歌中更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首詩中,鴻鵠知情重情,心地善良,堪稱鳥中雄杰,可配人之君子。詩中寫鳥,側重于雄鵠顧憐雌鵠一事,而雌鵠之品性從中可見;詩中寫人,側重于女子傷離恨別、忠于愛情一方,而丈夫之美德亦可推知。首段全用比興,以叫“興”人,因物喻志,文已盡而意有余,含蓄沉蘊,動人心懷。
其次,語言樸素自然而自帶感情,淺而能深,并具有形象色彩。深味詩篇,“正曲”言雄鵠不忍離別,句句情篤意濃,彼類丈夫口吻;“念與”以下八句寫女子臨別囑夫,酷肖妻子答夫之語。語言既飽含深情,又具有形象性,不僅抒發(fā)了凄愴悲苦的情懷,而且還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從“五里一返顧,六里一徘徊”的雄鵠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將要辭鄉(xiāng)遠行的丈夫,不忍拋家別妻、因而顧戀不舍、苦不堪言的形象,如聳眼前;讀完“念與君子別”數(shù)句之后,那風鬟殘鬢、黛眉不展的女子形象,如聳眼前,并且仿佛看到了那顆善良、多情的心。無一字寫神貌而神貌盡現(xiàn),可謂言近意遠,含蘊無限,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2
古艷歌
兩漢 佚名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譯文
被你拋棄而被迫出走,猶如那孤苦的白兔,往東去卻又往西顧。
舊的衣服不如新的'好,人還是舊人更勝新人。
注釋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簡析
這篇最初見于《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九,題為《古艷歌》,無作者名氏。明、清人選本往往作竇玄妻《古怨歌》!端囄念惥邸肪砣浉]玄妻事云:“后漢竇玄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舊妻與玄書別曰:‘棄妻斥女敬白竇生:卑賤鄙陋,不如貴人。妾日已遠,彼日已親。何所告訴,仰呼蒼天。悲哉竇生!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獨何人,而居是處!辈⒉辉岬礁]玄妻作這首歌。今仍從《太平御覽》。這首詩是棄婦詩,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出而終戀故人,下二句是說服故人也應該念舊。
樂府《古艷歌》:“煢煢(孤獨,無依靠)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边@首詩的前兩句即以動物起興,興中兼含比喻。寫棄婦被迫出走,猶如孤苦的白兔,往東去卻又往西顧,雖走而仍戀故人。后兩句是規(guī)勸故人應當念舊。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3
艷歌
朝代:兩漢
作者:佚名
原文:
今日樂上樂,相從步云衢。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
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妲娥垂明珰,織女奉瑛琚。
蒼霞揚東謳,清風流西歈。
垂露成幃幄,奔星扶輪輿。
注釋
、俳袢諛飞蠘罚骸吧稀币蛔鳌跋唷薄4司錇闈h樂府常見的套語。
、诤硬狐S河神,名馮夷。
、蹡|謳:齊地的歌。
、芪鳉Q(于):吳地的歌。 1、 《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15—116頁
鑒賞
從“今日樂上樂”寫起,先點出今日之樂不同尋常,乃樂上之樂。第二句“相從步云衢”寫求樂的地點。相從,謂互相伴隨,見得不是一人。步云衢,即踏上登天大路。以下即展開對天上宴會場面的描寫,把“樂上樂”的情景具體化。先寫酒席:美酒是天公出的,鯉魚是河伯出的,東方青龍七星來鋪排筵席,西方白虎七星來把壺斟酒。天公是天上的主宰者,他也對宴席有奉獻,可見宴上的“我們”地位之高。次寫歌舞:工于鼓瑟的南斗星,長于吹笙竽的北斗星,都前來表演他們的拿手好戲;耳垂明月珰的嫦娥前來獻舞,身穿彩衣的織女奉上了美石與佩玉;這時蒼霞和清風也放開美妙的.歌喉,唱起齊地、吳地的歌曲助興。這情景,真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聽。在這里,既沒有對神仙神物的神秘感和恐懼感,也沒有羨慕和乞求,相反,倒是一切皆服務于“我們”,“我們”是宴會的主人。最后兩句是宴會結束,當“我們”登車而去時,流星前來駕車,正在下滴的露珠便成了車蓋的帷幕?梢韵胍,“我們”是多么快意,“我們”是多么自豪,只有“我們”,才是頂天立地的一群,儼然如天地間的主宰。
這首詩寫的是天上宴樂,但仔細一玩味,詩中所涉及的一切,不管是酒、魚、席、壺,還是明珰瑛琚、東謳西歈,無一不是人間的、不是人間的人們特別是富有者們所享受的。所以這場盛宴,不過是人間盛宴的折射。漢樂府中某些作品的首尾往往有“今日樂相樂,延年萬歲期”這樣的套語,不一定與內(nèi)容相關,因為這類詩都是用來在宴會上娛人的,為了取悅宴會的主人們,便加上這樣祝頌性的詩句。這首詩亦是如此。所以,它實際上體現(xiàn)了人間享樂者們的欲求,他們并不滿足于人間的口耳之福,還要上天堂享樂,并讓天上的神仙也為自己服務;主宰天上的世界,無所拘限地擴大自己的作用和影響。這首詩歌頌了這些享樂者,所以其思想性并不足取。但從另一角度看,由于詩寫得恢宏恣肆,顯得很有氣勢,意態(tài)不凡,因而在客觀上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代社會國力強盛時期人們的一種昂揚而又自信的心態(tài)和氣度,具有一定的社會認識價值。
此詩寫法上的主要特點是以賦的筆法,借助天文學的知識,發(fā)揮想象,盡情鋪張,同時又層次井然,紛繁而不亂。其次,詩歌運用擬人手法,把神話中人物和天上星宿都“驅遣”到酒席宴會上來,讓它們各司其職,并都切合其特點,“個性”鮮明,“面目”可見。這些都非富于想象、善于想象者不能為之。詩中除開頭二句外,其他皆為對偶句,共六組十二句,連連排比,使賦法的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在這些對偶句中,又善用互文,上下句各舉一邊,合則互相補充,既語言簡煉,又文意豐厚。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4
。ㄒ唬┰
今日樂上樂,相從步云衢。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
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妲娥垂明珰,織女奉瑛琚。
蒼霞揚東謳,清風流西歈。
垂露成幃幄,奔星扶輪輿。
。ǘ┳g文
今日的歡樂是歡樂中的極致,相伴著踏上云中的天路。
天公獻出甘醇的美酒,河伯奉上鮮美的鯉魚。
東方青龍星在前方鋪排筵席,西方白虎星捧著酒壺斟酒。
南斗星擅長彈奏錦瑟,北斗星吹響悠揚的笙竽。
嫦娥垂下明亮的耳珰助興,織女獻上美玉與佩飾。
青色云霞揚起齊地的歌謠,清爽微風傳來吳地的曲譜。
垂落的露珠凝成華麗的帷幕,飛馳的流星攙扶著車輿。
(三)賞析
主題內(nèi)涵:此詩以 “樂上樂” 開篇,將人間宴樂場景投射于天界,構建了一場諸神環(huán)繞、萬物助興的盛大宴會。表面是游仙題材的狂歡書寫,實則是漢代權貴享樂欲求的極致延伸 —— 詩中主人公并非乞求神仙的凡人,而是令天公、嫦娥等眾神奔走侍奉的 “主人”,暗喻人間特權階層對掌控力與享樂感的無限渴求。但從社會史視角看,這種 “驅遣神鬼” 的氣魄,也折射出漢代國力強盛時期人們昂揚自信的精神風貌。
藝術特色:
鋪排夸張的賦法:全詩以 “天公獻酒 — 星宿執(zhí)事 — 神人獻禮 — 天地助興” 的邏輯層層鋪展,從飲食到禮樂、從器物到儀仗,將天界宴樂的奢華具象化,六組對偶句形成連綿排比,盡顯恢宏氣勢。
擬人化的'想象:青龍鋪席、北斗吹笙,將星宿賦予人的動作與技能;蒼霞唱歌、清風傳曲,讓自然景象成為宴樂參與者,打破人神界限,構建出奇幻瑰麗的意境。
虛實結合的筆法:詩中酒、魚、瑟、謳等元素皆為人間享樂的寫照,而青龍、嫦娥等意象則屬神話想象,以人間實景為基底的天界狂歡,既親切可感又超脫現(xiàn)實。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5
。ㄒ唬┰
何嘗快,獨無憂?
但當飲醇酒,炙肥牛。
長兄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
小弟雖無官爵,鞍馬馺馺,往來王侯長者游。
但當在王侯殿上,快獨樗蒲六博,坐對彈棋。
男兒居世,各當努力。
蹙迫日暮,殊不久留。
少小相觸抵,寒苦常相隨。
忿恚安足爭?吾中道與卿共別離。
約身奉事君,禮節(jié)不可虧。
上慚倉浪之天,下顧黃口小兒。
奈何復老心皇皇,獨悲誰能知?
。ǘ┳g文
何曾有過真正的暢快,能讓人全無憂愁?
不過是痛飲醇酒、燒烤肥牛的片刻享受。
大哥做著俸祿二千石的高官,二哥身披珍貴的貂裘。
小弟我雖無官爵,卻能騎著駿馬疾馳,與王侯顯貴往來交游。
只需在王侯的殿堂上,盡情玩著樗蒲、六博的博弈,坐著對彈棋藝。
男兒活在世上,本該各自努力奮進。
時光像日暮般倉促逼近,不會為誰長久停留。
你我自小相伴雖有摩擦,寒苦歲月里也曾相互相守。
一時的憤怒何必爭執(zhí)?我卻中途與你無奈分手。
愿你約束自身侍奉君主,禮節(jié)法度不可有絲毫疏漏。
對上愧對青蒼的蒼天,對下牽掛年幼的孩童。
為何年老了仍心神惶惶,這份孤獨悲苦誰能看透?
。ㄈ┵p析
主題內(nèi)涵:全詩以雙重視角交織敘事 —— 前半部分以浪子口吻鋪陳富貴生活的閑適:兄長為官、自己交游王侯、沉溺博弈,看似灑脫實則空虛;后半部分突然轉為妻子的勸誡與悲嘆,從 “男兒當努力” 的規(guī)勸,到 “上慚蒼天、下顧小兒” 的自責,再到 “老心皇皇” 的孤寂,形成強烈反差。既批判了紈绔子弟的沉淪,也道盡了棄婦的隱忍與悲苦,暗含對人生無常、責任難負的'深沉感慨。
藝術特色:
敘事視角的切換:前十二句為男性的享樂自白,后十句轉為女性的內(nèi)心獨白,無需標識卻界限分明,通過語氣從輕狂到悲戚的轉變,強化情感張力。
生活化的細節(jié)刻畫:“飲醇酒、炙肥牛”“鞍馬馺馺” 等細節(jié),精準勾勒出貴族子弟的生活狀態(tài);“黃口小兒”“老心皇皇” 等表述,直白傳遞出底層女性的生存困境,極具真實感。
諷喻與抒情交融:以 “蹙迫日暮” 的比喻暗諷浪子虛度光陰,用 “心皇皇” 的直白抒發(fā)悲苦,在敘事中藏勸誡,在抒情中含批判,意味深長。
三、版本辨析與文化價值
版本差異:漢樂府《艷歌》屬《雜曲歌辭》,以奇幻想象見長,是漢代樂府 “鋪采摛文” 風格的代表;曹丕《艷歌何嘗行》屬樂府 “相和歌辭”,以敘事抒情為主,融入個人情感與社會批判,體現(xiàn)了建安文學 “志深筆長” 的特質(zhì)。二者雖同題,卻展現(xiàn)出樂府詩從集體創(chuàng)作到個性化書寫的演變軌跡。
文化意義:漢樂府《艷歌》的狂歡場景,印證了漢代 “神仙信仰與現(xiàn)世享樂并存” 的社會心態(tài);曹丕詩作則突破了傳統(tǒng)樂府的敘事框架,將家庭倫理、個人命運納入其中,為后世文人詩 “以樂府寫心” 開辟了路徑。兩首作品共同構成了 “艷歌” 題材從民俗娛樂到文學抒情的發(fā)展鏈條。
漢樂府 “艷歌” 經(jīng)典篇目原文、翻譯及賞析
“艷歌” 是漢樂府民歌中極具特色的一類題材,“艷” 原指樂曲的華麗序曲,后延伸為以細膩筆觸描摹人情、風物的詩作,多兼具質(zhì)樸與靈動之美。以下選取兩首最具代表性的 “艷歌” 經(jīng)典 ——《艷歌行》與《艷歌羅敷行》(即《陌上桑》),結合原文、翻譯與賞析深入解讀。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6
。ㄒ唬┰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流蕩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綻。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ǘ┌自挿g
堂前的燕子輕盈飛舞,冬天藏起蹤跡,夏天又重回人間。
我們兄弟兩三個人,漂泊流浪在異鄉(xiāng)的郡縣。
舊衣服誰來縫補?新衣服誰來裁剪針線?
幸虧遇到善良的女主人,肯收下衣物為我們縫連。
她的丈夫從門外進來,斜著身子朝西北方向瞪著眼。
。ㄎ覀冓s忙解釋)“請您別這樣盯著看:水澄清了,石頭自然會顯現(xiàn)。”
可石頭看得再分明又有何用!離家遠行終究不如歸返。
。ㄈ┵p析
內(nèi)容主旨:以羈旅之苦寫人情冷暖
詩作以 “流蕩他縣” 的游子視角,勾勒出底層流民的生存窘境!肮室抡l補”“新衣誰綻” 的追問,直白道出漂泊者缺乏照料的辛酸;而 “賢主人” 縫衣的.善意與 “夫婿” 猜忌的目光,形成尖銳對比,既展現(xiàn)了異鄉(xiāng)人的脆弱處境,也暗含對 “清者自清” 卻難敵流言的無奈。結尾 “遠行不如歸” 的慨嘆,將個體遭遇升華為對故土的普遍眷戀,質(zhì)樸中藏著沉重的生命體驗。
藝術手法:白描敘事與細節(jié)傳神
開篇以 “堂前燕” 起興,燕子的 “冬藏夏見” 與游子的 “流蕩無依” 形成對照,暗喻人生的漂泊不定,符合樂府民歌 “托物言志” 的典型特征。全詩無華麗辭藻,卻以 “斜柯西北眄” 這一細節(jié),將夫婿的猜忌神態(tài)刻畫得入木三分;而游子 “語卿且勿眄” 的慌忙辯解,更讓緊張氛圍躍然紙上,盡顯敘事的張力。
文化價值:漢代流民生活的 “活化石”
詩作真實反映了漢代社會人口流動背景下的民生百態(tài)!傲魇幵谒h” 并非個例,而是當時戰(zhàn)亂、災荒導致的普遍現(xiàn)象。詩中 “賢主人” 的善意與夫婿的猜忌,實則是傳統(tǒng)倫理中 “男女有別” 觀念與現(xiàn)實人情的碰撞,為研究漢代民間人際關系提供了生動的文本佐證。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7
(一)原文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p>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
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ǘ┌自挿g
太陽從東南方升起,照在秦家的樓閣上。
秦家有位美麗的女子,名叫羅敷。
羅敷喜愛養(yǎng)蠶采桑,在城南角采摘桑葉。
用青絲做;@的系帶,用桂枝做;@的掛鉤。
頭上梳著倭墮髻,耳中戴著明月珠。
下身穿著淺黃色的綾裙,上身披著紫色的短襖。
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lián)愚壑殻v足觀看)。
年輕的男子看見羅敷,摘下帽子整理發(fā)巾(刻意打扮)。
耕田的人忘了手中的犁,鋤地的人忘了手中的`鋤。
回家后互相埋怨生氣,只因為看羅敷耽誤了活兒。
太守乘車從南邊過來,五匹馬都停下腳步徘徊不前。
太守派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的美女?
。ㄐ±艋貓螅扒丶矣形幻利惖呐樱辛_敷!
“羅敷年紀多大了?”“二十歲還不到,十五歲多一點。”
太守向羅敷問道:“愿意和我同乘一車嗎?”
羅敷走上前回話:“太守您多么愚蠢!
您有自己的妻子,我有自己的丈夫。
東方有一千多騎兵,我的丈夫在隊伍最前頭。
怎么認出我的丈夫?白色駿馬旁跟著黑色小馬;
青絲系在馬尾巴上,黃金裝飾在馬頭上;
腰中佩著鹿盧劍,價值超過一千萬錢。
十五歲做府中小吏,二十歲成為朝廷大夫,
三十歲做侍中郎,四十歲掌管一座城池。
他皮膚潔白,胡須稀疏又整齊。
在官府里邁著從容的步子,在府中緩緩行走。
在座的幾千人,都說我的丈夫出眾不凡!
。ㄈ┵p析
內(nèi)容主旨:美之頌歌與風骨之贊歌
詩作以雙重維度構建經(jīng)典:前半篇通過側面烘托盛贊羅敷的容貌之美,“行者忘擔”“耕者忘鋤” 的夸張描寫,將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的民間風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后半篇則筆鋒一轉,以羅敷駁斥太守的對話,彰顯其堅貞不屈的品格!笆咕杂袐D,羅敷自有夫” 的嚴詞拒絕,既揭露了漢代權貴仗勢欺人的社會現(xiàn)實,更塑造了一位 “美而不媚、剛而不厲” 的女性形象,打破了 “美貌即柔弱” 的刻板認知。
藝術手法:側面烘托與虛實結合的典范
寫羅敷之美時,全詩未直接描眉畫眼,而是通過路人的反應 “側面烘托”,這種 “不寫之寫” 的筆法,讓讀者自行想象羅敷的容貌,比直接描寫更具藝術張力。后半篇羅敷對 “夫婿” 的夸贊則采用 “虛實結合”:既以 “白馬驪駒”“黃金絡頭” 等實景細節(jié)增強可信度,又以 “四十專城居” 的仕途成就展現(xiàn)其夫婿的出眾,實則是以虛構的 “夫婿” 作為反擊太守的武器,盡顯智慧與機變。
文化價值:漢代女性形象與審美文化的縮影
羅敷的形象兼具民間性與理想化:她 “喜蠶! 體現(xiàn)了漢代女性的勞動本色,“倭墮髻”“明月珠” 的裝扮反映了當時的審美風尚,而拒絕權貴的氣節(jié)更突破了傳統(tǒng)女性 “順從” 的刻板印象。詩作被《樂府詩集》收入《相和歌相和曲》,后世更以 “羅敷” 代指聰明賢惠的女性(如《孔雀東南飛》中 “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足見其文化影響力。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8
題材共性:扎根民間,直面人情
無論是《艷歌行》的羈旅之苦,還是《艷歌羅敷行》的.女性風骨,均以民間生活為藍本,不回避現(xiàn)實矛盾,也不掩飾真情實感,體現(xiàn)了漢樂府 “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 的創(chuàng)作精神。
語言風格:質(zhì)樸自然,生動鮮活
詩句多采用口語化表達,如 “誰當補”“且勿眄”“一何愚” 等,貼近生活實際;同時善用細節(jié)描寫與對話,讓人物形象立體可感,這種風格深刻影響了后世民歌與敘事詩創(chuàng)作。
傳承意義:從樂府到文學傳統(tǒng)的延續(xù)
“艷歌” 所開創(chuàng)的 “側面烘托寫美”“以對話推動敘事” 等手法,被后世文人廣泛借鑒 —— 如李白《陌上!穼α_敷形象的化用,杜甫 “三吏三別” 對民間疾苦的關注,均可見其精神傳承。這類作品既是漢代社會的 “鏡像”,也是中國敘事詩發(fā)展的重要基石。
【艷歌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艷歌何嘗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1-03
艷歌原文及賞析11-06
艷歌原文及賞析大全【3篇】02-27
鄭人買履原文、翻譯及賞析08-17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10-15
《過江》原文及翻譯賞析12-20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5-22
天地原文翻譯及賞析06-27
塞翁失馬原文、翻譯及賞析11-29
春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