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的印記》課堂實錄
今天在聽課時,當堂把課堂實錄用電腦敲了出來。這樣有很多好處。首先,自己不會打瞌睡,會很專注的聽課。第二,可以最大限度的較快速度記錄,容量大,便于修改。第三,為寫論文提供了比較具體的素材。
《時間的印記》是一篇自讀課文,屬于科普說明文。語言生動有趣,通過介紹巖石記錄時間的特異功能,說明巖石這一特異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激發(fā)青少年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
師生問答過快時,師生問答做不到記的過于詳細。所以學生的回答記錄不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PPT上模板:預習導航、合作探究、鞏固拓展、當堂檢測
(課前:教師不斷督促學生看書,并留下痕跡,圈點勾畫)
(思考: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會讓課前很冷清。)
一、導入
1、時間是什么,讀PPT上的一些詩句和名句。
2、你了解到什么?
生:無聲無息,流逝很快。
師:也會留下世事的滄桑,會留下什么。下面看生字,讀兩遍。
二、字詞積累
1、讀兩遍字詞。
三、讀課文
1、要求:讀一遍,把重點字詞畫出來。特別是在倒數第二段,老師很感興趣。有很多的單句,這些單句有什么作用。大家準備一下。找出獨立成段的含義。
。ㄋ伎迹簩W生讀一遍課文的時間太短了。)
2、學生找出獨立成段的句子。(生出示PPT:)
3、師:你發(fā)現這些獨立成段的有什么作用呢?
生:過渡
師:為什么又說銅壺滴漏呢?
師:古人用很多方法記錄時間。巖石記錄時間。第四小節(jié)可以刪去,第二小節(jié)已經告訴了,把第四小節(jié)移到第二小節(jié)前面去。兩種方法:留下,移到第二小節(jié)。
重點介紹了巖石記錄時間的種種方式,都是文章說明的重點。先介紹很多記錄時間的方式說到巖石,這是由未知到已知,由表及里。
。ㄋ伎迹豪蠋熣f的,學生能不能說出來?)
剛才有學生說到了標題的作用。生回答作用。
4、生齊讀高士其的一首詩。師總結詩的作用。
5、師:這是一種邏輯順序。有很多說明方法。老師挑選了幾句話,大家看看選擇哪些話,這些話有什么作用?
四、賞析句子
PPT:文本研讀
1、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受......“攻擊”
2、狂風來了,洪水來了......
3、越少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
1、學生回答所選句子,然后賞析。
盡量讓學生四個句子都說一下。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補充總結:動詞、擬人等
2、細節(jié)感知
PPT:從死的石頭上,我們看到了地殼的活動。
石頭顏色的不同,也常常......常常......很可能......在特殊的情況......
師:感受了一小節(jié),感受到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齊讀課本上一段。
五、延伸拓展
1、PPT:20xx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從月球采集2千克月壤,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從月球背面采集月壤的國家。請你運用本文所學知識,闡述這一壯舉的意義。
學讀完這篇課文,你是否對巖石有了更好的了解呢?讀一讀以“?菔癄”為題做的一首小詩。
。1)生說說這一壯舉的意義。師總結:有科學的價值。智慧班的同學要多讀讀課本以外的作品,對科學有所了解。
。2)讀一讀《海枯石爛》這首詩。生齊讀。
六、師總結內容
(思考:為什么不讓學生說一說呢?)
七、當堂檢測
生做題,師巡視。下課即把當堂檢測收上來。
評課:
亮點:創(chuàng)造性地選取內容。
1、抓住獨立成段的段落,理解作用;文中詩的作用,體會文章的邏輯順序,由未知到已知,由表及里。感受高爾基的詩的作用。賞析句子,挑選了典型的幾句話,體會詞語的意義和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挑選一段,對紅色的詞語“常常......很可能......在特殊的情況......”重點進行賞析,從而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延伸拓展。借助從月球中帶回土壤這一事情,讓學生體會意義。進一步理解巖石的意義。通過一首小詩,體會科學。由課內的文章牽引到了課本以外的,促進了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提高了學生閱讀課外科普文的興趣。
思考:自讀課文與精讀課文在教材處理時有什么不同之處,能不能像精讀課文一樣上得過細?
【《時間的印記》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精選]印記的作文10-23
印記的作文08-16
關于印記的作文07-19
泥土的印記作文08-05
夏的印記作文09-18
靈魂印記作文09-12
印記的作文(精選17篇)10-10
笑過的印記作文08-10
手上的印記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