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賞析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賞析1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晏幾道 〔宋代〕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譯文
天邊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隨著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長。舉綠杯,舞紅袖,趁著九九重陽,人情溫厚似故鄉(xiāng)。
佩戴紫色蘭花,頭上插著黃菊,急切切重溫舊日的顛狂。想借一番沉醉換掉失意悲涼,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斷人腸。
賞析
此詞寫于汴京,是重陽佳節(jié)宴飲之作。表達凄涼的人生感懷。其中飽含備嘗坎坷滄桑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jié)從和婉到悠揚,適應(yīng)感情的變化,整首詞的意境是悲涼凄冷的。
上片寫景生情。秋雁南飛,主人情長,引起思鄉(xiāng)之情,正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眱删湟詫懬锞捌穑c出地點是在京城汴梁,時序是在深秋,為下文的“趁重陽”作襯墊。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建高二十丈的銅柱,上有銅人,掌托承露盤,以承武帝想飲以求長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宮中的建筑物,詞以“天邊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選材突出,起筆峻峭。但作者詞風不求以峻峭勝,故第二句即接以閑淡的筆調(diào)。白露為霜,天上的長條云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云影似乎也隨之延長了。這兩句意象綿妙,滿懷悲涼,為全詞奠定了秋氣瑟瑟的基調(diào)。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兩句將客居之情與思鄉(xiāng)之情交織來寫,用筆細膩而蘊涵深厚,一方面贊美故鄉(xiāng)人情之美,表達出思鄉(xiāng)心切的情懷,另一方面又贊美了重陽友情之美,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
下片抒發(fā)感慨。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來排遣憂愁,然而卻是“斷腸”。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從《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和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化出的“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人物之盛與服飾之美,渲染了宴飲的盛況。接下來一句,寫詞人仕宦連蹇,陸沉下位,情緒低落,不得不委屈處世,難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舊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負友人的一片盛情。試想,本是清狂耽飲的人,如今要喚起舊情酒興,還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層層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訴說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為深厚的高度。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庇缮厦娴臍w結(jié),再來一個大的轉(zhuǎn)折,又引出很多層次。詞人想尋求解脫、忘卻,而他自己又明知這并不能換來真正的歡樂,這是真正的悲哀!掇ワL詞話》又說:“‘欲將沉醉換悲涼’,是上句注腳;‘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贝四酥锌现Z。詞之結(jié)句,竟體空靈,包含著萬般無奈而聊作曠達的深沉苦楚,極盡回旋曲折、一詠三嘆之妙縱觀全詞,盡管作者那種披肝瀝膽的`真摯一如既往,但在經(jīng)歷了許多風塵磨折之后,悲涼已壓倒纏綿;雖然還有鏤刻不滅的回憶,可是已經(jīng)害怕回憶了。
晏幾道生性耿直,不趨炎附勢、不同流合污,故一生抑郁不得志。這首詞,寫景洗練,寫情起伏跌宕,很好地表達了他失意的感慨。
創(chuàng)作背景
晏幾道是晏殊幼子,年輕的時候過著酒筵歌席的富貴生活。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貧困,晏幾道對于人情世故、悲歡離合有了更多的感受.他的詞作由真率走向深沉,這首詞即是他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賞析2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譯文】
天邊金銅仙人掌上的托盤里,露水已凝結(jié)成霜,雁行一去是那么遙遠,唯見云闊天長。綠酒杯,紅袖女,趁著重陽佳節(jié),大家來樂一場;人情之溫暖,倒有幾分像在家鄉(xiāng)。我佩帶著紫莖的蘭花,把幾朵黃菊插在頭上,竭力再做出從前那種狂放的模樣。我想要用沉醉來換取悲涼,動人的歌聲啊,千萬別撩起我心中的哀傷!
【注釋】
、俳鹫疲恒~仙人掌。漢武帝劉徹曾在建章宮筑神明臺(一作柏梁臺),上鑄銅柱二十丈,有仙人掌托承露盤以佇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長生。
、诰G杯:美酒。紅袖:美女。
【賞析】
此詞寫于汴京,是重陽佳節(jié)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自抒懷抱,雖寫抑郁之情,但并無絕望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jié)從和婉到悠揚,適應(yīng)感情的變化,整著詞的意境是悲涼凄冷的。
起首兩句以寫秋景起,點出地點是在京城汴梁,時序是在深秋,為下文的“趁重陽”作襯墊。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建高二十丈的銅柱,上有銅人,掌托承露盤,以承武帝想飲以求長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宮中的建筑物,詞以“天邊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選材突出,起筆峻峭。但作者詞風不求以峻峭勝,故第二句即接以閑淡的筆調(diào)。
白露為霜,天上的長條云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云影似乎也隨之延長了。這兩句意象敏妙,滿懷悲涼,為全詞奠定了秋氣瑟瑟的基調(diào)。三、四兩句將客居心情與思鄉(xiāng)之情交織來寫,用筆細膩而蘊涵深厚,一方面贊美故鄉(xiāng)人情之美,表達出思鄉(xiāng)心切的情懷,另一方面又贊美了重陽友情之美,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
過片從《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和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化出的“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人物之盛與服飾之美,渲染了宴飲的.盛況。接下來一句,寫詞人仕宦連蹇,陸沉下位,情緒低落,不得不委屈處世,難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舊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負友人的一片盛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說:“‘綠杯’二句,意已厚矣!笄诶砼f狂’,五字三層意: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fā)見于外者也?褚雅f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試想,本是清狂耽飲的人,如今要喚起舊情酒興,還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層層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訴說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為深厚的高度。結(jié)尾兩句:“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庇缮厦娴臍w結(jié),再來一個大的轉(zhuǎn)折,又引出很多層次。詞人想尋求解脫、忘卻,而他自己又明知這并不能換來真正的歡樂,這是真正的悲哀。《蕙風詞話》又說:“‘欲將沉醉換悲涼’,是上句注腳;‘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贝四酥锌现Z。詞之結(jié)句,竟體空靈,包含著萬般無奈而聊作曠達的深沉苦楚,極盡回旋曲折、一詠三嘆之妙。
“蘭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轉(zhuǎn)為寬松;“殷勤”句隨著內(nèi)容的迅速濃縮,音節(jié)也迅速轉(zhuǎn)向悠揚;“欲將”二句,感情越來越深沉、曲折,音節(jié)也越來越悠揚、激蕩。譚獻評周邦彥《蘭陵王》詞的“斜陽冉冉春無極”句,說“微吟千百遍,當入三昧,出三昧!弊x晏幾道這首詞的最后三句,使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它的意境、音節(jié)配合得極有韻味和感染力,妙處須細細體會!端卧~舉》中云:“小山多聰俊語,一覽即知其勝。此則非好學深思,不能知其妙處!贝嗽~正說明了這一點。
縱觀全詞,盡管作者那種披肝瀝膽的真摯一如既往,但在經(jīng)歷了許多風塵磨折之后,悲涼已壓倒纏綿;雖然還有鏤刻不滅的回憶,可是已經(jīng)害怕回憶了。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比纭耳p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晏幾道的詞風濃摯深婉,工于言情,與其父齊名,世稱“二晏”。但當時及后世作者都對他評價很高,認為造詣在殊之上!氨彼侮绦∩焦び谘郧,出元獻(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保ā栋子挲S詞話》)詞風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詞風的清麗婉曲,語多渾成;又比晏殊詞沉摯、悲涼。特別是在言情詞上,更優(yōu)于其父。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nèi)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guān)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diào)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xiàn)出不合世俗、傲視權(quán)貴的態(tài)度和性格。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fā)展,日臻純熟。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小山詞》從《珠玉詞》出,而成就不同,雖是走其父婉約傳統(tǒng),固守小令的陣地,卻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shù)世界?梢哉f晏幾道的詞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艷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fā)展到極致。
晏詞多懷往事,抒寫哀愁,筆調(diào)飽含感傷,傷情深沉真摯,情景融合,造語工麗,秀氣勝韻,吐屬天成,“能動搖人心”。他的《臨江仙》、《鷓鴣天》、《阮郎歸》等,都是歷來傳誦的名篇,通過幾個生動感人的畫面,抒寫離別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時的喜悅,情真意切,九曲回腸。其中新辭麗句,深為論者所嘆賞。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臨江仙》),《復(fù)堂詞話》贊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苕溪漁隱叢話》評它為“詞情婉麗”;至于“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鷓鴣天》),連認為“作文害道”的理學家程頤聽了,都笑著說:“鬼語也!”(《邵氏聞見后錄》)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阮郎歸·初夏原文賞析07-14
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原文及賞析03-01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原文賞析12-17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原文、翻譯03-02
《阮郎歸》晏幾道詞作鑒賞09-19
薤露原文及賞析03-01
薤露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送王郎原文賞析03-16
偶成原文及賞析03-16
《自薊北歸》的原文及賞析08-25